近日,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出爐:6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.8%,增速較上月回升7.3個百分點,呈加速恢復態勢。上半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.0%。
0.8%和1.0%,看似兩個微不足道的增長數據,但倘若將觀察的周期拉長,便會發現其中的來之不易。二季度以來,受部分地區疫情多發散發影響,工業企業效益承壓明顯——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由增轉降且降幅較大,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穩經濟大盤系列政策落地顯效,5月份利潤降幅開始收窄,6月份,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恢復,利潤增速得以由負轉正。將月度單點連接成線,一條**地反轉的V形曲線,既彰顯了工業經濟恢復向好之“勢”,也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。
透過增速看結構,不斷**化改善的行業利潤結構為工業企業效益回升厚積成勢。從產業鏈來看,上下游利潤分化漸趨緩解,工業經濟持續恢復勢頭更穩。3月份以來,隨著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,大宗商品持續處在高位,帶動部分上游行業利潤快速增長,制造業利潤有所下降。6月,隨著中下游行業效益持續改善,工業三大門類利潤增速差距有所縮小,制造業利潤降幅大幅收窄。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,制造業效益持續改善,將更好夯實工業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。
從重點行業來看,裝備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,工業企業利潤恢復支撐更足。6月,受益于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恢復,裝備制造業利潤由5月份同比下降9.0%轉為增長4.1%,連續兩個月回升。其中,上海、吉林等汽車主產地加快復工復產,汽車制造業利潤由下降轉為大幅增長47.7%,是拉動工業企業利潤回升作用**大的行業。以汽車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長、帶動面廣,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,其利潤大幅增長,成為提振工業經濟的底氣所在。